匿名用户
一、企业背景
该公司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立,创始人张某是某出版社的公职人员,出于国企改革的探索需要,出版社委派张某成立一家由出版社出资并直属于出版社的企业化运营的传媒公司。
基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特殊时期,传媒行业的需求大于内容,该公司在张某内容为先的运营策略下在初期的几年内收益颇丰,为出版社创造了相当的效益,公司也经营得风生水起。但张某个人的收入和其创造的财富并不成正比,张某的爱人王某深感不公,于是和张某商量后要求出版社将该公司承包给其夫妇二人共同经营,出版社研究后同意,王某随即放弃了自己在某饭店的会计工作,夫妇二人专心经营传媒公司。
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传媒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需求大于内容的时代过去了,张某一如既往的内容为先的策略不再奏效,加上战术判断的失误,项目投资出现了一系列的亏损,王某的建议也很难得到固执的张某的采纳,夫妇两在事业方向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随后,王某要求张某拿出公司的一部分资源支持自己看好的影视发行行业,张某许可后,王某在兼顾公司业务的同时开始大力开拓发行业务。
中期,传媒公司的经营已开始走下坡路,而王某的发行业务已做到数千万收益的规模,并成立了独立的发行公司,张某碍于自己的尊严并未向王某要求援助。
一直专注于内容的张某偶然结识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影视爱好者吴某,吴某早年通过为剧组提供群众演员经纪的服务积累了少量的资金,结识张某后两人一拍即合,由吴某出资并出任制片人运作数字电影项目,而王某表示不看好并未给予应有的支持。
期间张某又结识了开发文化创意项目的唐某,张某看好其内容上的独创性,开始全力支持其开发运营,王某未置可否,只同意给予适当的支持。
至此,该传媒公司的四人领导团队搭建完毕。
二、团队任务
如上所述,四人领队团队搭建后,一开始的团队任务就相对分散,张某希望多点开花,王某专注于自身的发行业务,吴某专注于数字电影项目,唐某专注于文化创意项目,该团队从头到尾未形成合力。
三、团队构成特点
张某:六十岁左右,大专学历,编辑出身,专注于内容,商业思维和管理能力比较薄弱,性格固执但随和。
王某:五十多岁,中专学历,财会出身,头脑灵活,行事务实谨慎,性格强势。
吴某:二十多岁,初中学历,草根出身,江湖习气,有魄力,有执行力,但行事鲁莽,离经叛道。
黄某:二十多岁,管理学背景,有创业精神,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四、团队成败分析
该团队运行后期,吴某的数字电影项目投资失败,唐某的文化创意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夭折,而王某的发行业务继续稳中求进,并已经延伸到了投资领域。
通过以上案例,得出以下的成败得失教训:
1、团队没有形成统一的目标是导致事业失败团队瓦解的重要原因;
2、团队核心领导者缺乏商业运营思维和管理能力是团队失败瓦解的重要原因;
3、团队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并且没有形成有效的互补是团队失败瓦解的重要原因;
4、团队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正确的事业方向没有被树立成核心业务,错误的事业方向没有被合理规避是团队失败瓦解的重要原因;
5、团队的应变能力差,对潜在的风险缺乏足够的预估,以至于危机出现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计划改善经营状况是团队失败瓦解的重要原因;
6、团队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导致各自为战,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合力是团队失败瓦解的重要原因;
7、团队的理念不符合商业运作的实际,空凭一腔热情,依然做着先产品后市场的事情,落地操作环节没有更多的借助专业机构和人员的力量是团队失败瓦解的重要原因。
最后,希望资深的有管理智慧的同行朋友能给这家企业在运营管理中面临的困境提供一些具体且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一起分享,共同发展。
1.明确团队目标。团队组建尹始,任务就比较分散,未形成合力,也就是每个人的方向不一致,优势也没有发挥出来。这时,亟须明确一个共同的团队目标,所有人都为这个目标工作。
2.分工明确,明晰职责。必须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让团队成员详细了解自己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范围、对自身的能力要求、与其它职位的相互关联等信息,以指导团队人员的工作。
3.正人正己,领导表率。作为领导者,可以说是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在把握团队前进的大方向的同时,更应该为设定的团队目标而努力,做出表率。
4.发挥成员优势,加强培训。有创意,有执行力要鼓励,但也不能忽视专业度,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非常有必要。同时,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更应该有与时俱进的觉悟,关于企业运营和管理要形成比较科学的方法。
5.如有条件,引进人才,重塑团队。目前团队成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战斗力弱,在定好整个团队的目标后,仍需引进专业人才,创造实际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