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13年09月06日 14:34
楼主
【我的战略转移为何如此失败?】

 

Y语言服务集团前身是北京大学外语翻译中心,集团业务涵盖笔译、口译、多语呼叫中心、翻译培训、环球博览等。因曾独家服务北京奥运会和世博会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多语言服务集团。

然而,IT时代对传统语言服务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近几年,很多IT公司涉足翻译,比如,网易有道推出人工翻译,传神推出B2C在线下单平台,中译、365翻译,并且露出很好的发展势头。

A 是Y集团总裁 ,他决定将Y集团彻底从传统翻译业务转型成互联网方式的轻成本运营模式,并高薪聘请了高级副总裁B,负责在线翻译业务。A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在线业务的重要性,并调动了很多资源全力支持新业务。

 

然而,这场战略转型使负责传统翻译业务的营销副总裁和生产副总裁感到自身的位置遭受挑战。他们联同集团多位元老和其他中高层开始给B制造阻力和障碍。最严重的时期,他们对B公开不合作,营销副总裁甚至连续17次拒绝参加B出席的公司周例会!A被逼无奈,最终只能取消了此会议。

半年后,B身心疲惫,也因线上遭遇失败,被迫辞职。

其实,业务转型的触礁,同B也有相当的关系,B本身互联网创业者,对翻译行业了解不深,员工对其并不信服,不仅如此,他的态度也让人很难接受。 

这半年,A用了很大精力去平衡和协调新业务与旧业务,B与其它高管的关系,费尽周折,但成效甚微。传统业务的几位副总都是公司元老,目前公司完全靠传统线下业务维持,A不可能对他们严加指责,更不可能过河拆桥;对于新副总B,虽然一再劝其虚心学习、与周围搞好关系,但收效不大。

A从政出身,有雄心。平衡人的关系很强,但缺点是规划性差。

一个月后,又招聘一位高级副总裁负责在线业务,并专门招来一位资深商务经理及一位产品经理配合这个高级副总裁,集体空降。结果依然失望。一方面,三位空降兵虽然都是资深互联网从业者,但是对Y集团传统业务理解不深,设计的在线产品及服务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传统业务的几位副总裁虽然较之前态度有所缓和,但依然明争暗斗。

于是,在近半年的线下线上斗争中,负责在线业务的副总裁被排挤到了南京分公司;而公司又浪费了半年时间和大把资金,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一日千里的时代,Y集团丧失了转型的机会。 

 

一年多了,Y集团在线业务尝试了10来个产品与服务,却没有一个能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在别的在线翻译公司如火如荼的时候,Y集团的在线业务几乎还是空白……

A的头发白了不少;几位副总裁也是筋疲力尽;公司股东也提出抗议;员工情绪也涣散,递交辞呈的人越来越多……

一年多下来,Y语言服务集团从TOP2的宝座跌落下来。业务量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减少,现在,已经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面对这样的境况,A该如何补救?

如果你是A,重新复盘,你会怎样选择?

不发展线上业务,公司只能裹足不前,选择在线业务,公司没有合适的人才;慢慢培养太慢,只能选择空降;可是空降兵怎么总是水土不服? A现在脑袋真实一团烂麻。请大家帮A出出注意吧?!

hotte

发表于 2013年09月06日 34:24
1#
回复:我的战略转移为何如此失败?

事儿烂就烂在A身上了。

转型就是改革,这种事儿,还没有根基之前,不能说。

改革是什么,就是革掉老家伙的命,把原有利益分配秩序打乱了重铸。必然会受到原利益既得集团的反对。今天不谈什么高尚不高尚,什么觉悟不觉悟,就谈人性,鲁迅说过什么来着,“嚷嚷复古的不是想复到尧舜,而是要复到自己掌权掌势的时代;嚷嚷革命的不是要把一切都打破,而是要把钱和权革到自己手里”(原话: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新业务还没有谱儿呢,就喊出来,让老家伙们人人自危,然后找一个手无寸铁的空降兵来革一个个根基深厚的封疆大吏的命……突然想起近代史了,谭嗣同烈士。结果就像楼主写的,新势力老家伙,大家都聚焦到了内部的资源争夺上,然后让外人捡了便宜。问题不在新势力不和谐,也不在老家伙觉悟低,实在是皇上不圣明啊。

公司大了,就是个朝廷,从历史中能看到结局,从历史中能找到方法。我可以给吴X波做个广告么?我最喜欢的吴X波写的书了,最近他刚好出了一本。不过我买来也不看的,摆书架里,一个作者一个系列一本不缺,看着舒服。他之前有套讲课的光碟,《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我已经听过3遍以上了。

7758258

发表于 2013年09月06日 20:05
2#
回复:我的战略转移为何如此失败?

推荐一部电视剧给楼主看,这部电视剧是《大秦帝国》第一部。历史背景是商鞅变法强秦,那是一部大型转型的教科书。你一定能有所启发。

1、A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公司不懂在线翻译,传统翻译业务班子又缺乏眼关和格局。这和秦国变法前面临的的情况很类似,当时是“山东士子不入秦”,一帮老贵族又没办法强国安邦,只能眼看着秦国日益衰弱。秦惠公(嬴渠梁)慧眼发现商鞅治国之才,一人独撑商鞅变法。商鞅如果遇到的不是秦惠公也变法难成,自古贤君良臣都是相铺相成。能不能找到“商鞅”,这是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这考验的是A的眼观。

2、自古变法就是一部血泪史。商鞅变法循序渐进,当变法损害到了甘龙、杜秩等一帮老贵族利益的时候;当太子犯法,商鞅要执法的时候;当太子太傅(秦惠公的哥哥赢虔)连带责任,商鞅要执行劓刑的时候;当商鞅第一次要斩杀犯法的100多人的时候……一幕幕惊心动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来自于秦惠公的妈妈,她拄着拐杖,语重心长的对秦惠公说:“这一次,你得给他(指商鞅)搂搂腰呀。”

3、法家的精神。远自2000多年前的商鞅,近自我们的朱总理,都是法家的杰出代表。当年朱总理的豪言壮语萦绕在耳:我准备了一百口棺材,99口是为贪官污吏准备的,最后一口是为我自己准备的。法家需要的是那种舍我其谁的大气魄,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4、能不能曲线救国?楼主有一段话是用粗体标记出来的(然而,这场战略转型使负责传统翻译业务的营销副总裁和生产副总裁感到自身的位置遭受挑战),这估计是楼主最大的心病。秦惠公只有秦国,杀人也要干下去,A却可以有更大的变通空间,不妨另外成立一家在线翻译公司,动用现有资源辅助新公司发展,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合并。天才军事家孙膑当年在魏国受到庞涓的迫害,后来去到齐国,却帮助齐国取得霸业。好的种子种在沙漠里也会枯死,只有种在肥沃的土地上才能发芽。

小燕子

发表于 2013年09月06日 57:11
3#
回复:我的战略转移为何如此失败?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着急,治公司也如此。

光有人才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配套的政策、经费和制度。

如果有人唱反调怎么办,如果出现B经理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都需要考虑在前。

如果一个公司真是因为内部问题导致新政策推行不到位影响到工作,那不是B经理或者是某个人的问题,是这个公司制度出了问题,这样的公司即便今日不输在线上翻译业务上,早晚也会输在别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