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户
唐向成,职业经理人,从事医药行业运作近10年,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服务的医药企业包括药品、保健品的生产与市场销售,屡创佳绩,行业认可度较高。
北京康仁医药公司(以下简称康仁公司),从事医药保健品的市场开发。该公司在创业之初的主营项目为教育产业,在获得市场第一桶金后,资金重点投向了有着“朝阳产业”之称的医药保健品行业。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成功空降
康仁公司老板张总,在公司欲开拓医药市场时,急需职业经理人助其市场化运作。经朋友介绍,并经数次面谈之后,唐向成与张总在企业现代管理、人员任免、财务支持、市场切入等方面达成共识,最主要的是个人待遇方面张总也达到了唐向成的要求,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唐向成很快被张总任命为康仁公司负责医药项目的总理,拥有产品选择与上市的相关权力。张总此时则退居幕后,由唐向成定期汇报市场业绩。
这时候,可以说,唐向成在康仁公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人事、财政等方面的绝对支配权。当然,根据前期唐向成向张总提交的工作报告,在提取资金数额达万元以上时,是需要张总审批签字的。
因为是民营企业,手中资金又充裕,张总明白,一个项目运作之初,如果在部门建立与人事任免方面都由某一个称职的经理人来操作,在部门沟通与减少企业成本等方面,对民营企业而言,是占有比较优势的。只要自己控制住企业的财政大权,并充分放权,公司的成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有了张总的充分信任,大力放权,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唐向成,自是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为了报答张总对自己的知遇知恩,二是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的职业坐标,为以后的更高发展做好铺垫。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是唐向成的办事风格。市场不等人,稍纵即逝。深谙此道的唐向成立即招兵买马,进行了公司的市场化运作。
首先,建立权责分明的各大部门,要求是精简高效,如公司市场部、办公室(客服部)、财务部,三大部门,三足鼎立,撑起公司的发展骨架。其他诸如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暂由现设的三大部门行使其权责。三大部门领导由唐向成直接垂直领导与任免。
其次,建立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删繁就简,一些繁文缛节暂不执行,主要强化团队执行力与权、责、利。绩效考核方面,因公司运作伊始,前期工作主要是带领市场部开拓市场,考核的太细一则增加人力成本,二则在业绩没有更大起色之前,不利于团队合作。所以,人员考核暂实行粗放化,做到公平、合理即可。
第三,人事任免方面,由唐向成制定全新的人才招聘计划,与人才网站和各大猎头公司达成协议。凭借自身多年的人才招聘经验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企业愿景介绍,在最短的时间内汇集了大批业内精英加盟。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唐向成摒弃了之前的一贯做法,除三大部门领导由业内精英担纲外,其他人员均为经过数次面谈之后确定的具有坚韧性格,勇于开拓进取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刚踏入社会,充满朝气,不怕挫折,相比市场摸爬滚打了数年的业内精英而言,这些人更拥有可塑性,发展空间也更大。
经过三个月的市场磨合,唐向成率领的团队已具有了极强的市场冲击力与杀伤力,在张总的财力充分支持下,无后顾之忧的这支市场新生力量,半年之后,就成为医药市场的一匹黑马,业内侧目。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
维系唐向成与张总之间暂时衡定关系的也是利益。事物总是千变万化的。当唐向成市场开拓大获成功时,就对现有的待遇与安排滋生不满,自己殚精竭虑地开拓市场,却终归摆脱不了看老板脸色行事的打工者的角色,无论自己多么的努力,多么的付出,成功的果实永远是别人的,这对自己似乎太不公平了。于张总而言,功高盖主,唐向成在公司的影响力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大有超越自己之势,长此以往,公司就会脱离自己的掌控,改换门庭,成为王家的天下了,对唐向成的戒备之心也笼罩在心头。
渐渐地,公司的静态平衡慢慢被打破。一方面,唐向成在公司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张总也逐渐插手公司内部管理事务,对唐向成的种种限制开始增多。
面对此情此景,在备感无奈之时,唐向成盟生退意。
另起炉灶
拥有成功的市场操作案例,又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自己创业开公司似乎顺理成章。于是,一家属于唐向成的公司——北京康达医药公司(以下简称康达公司)注册成立。
因为康仁公司就是唐向成一手建立起来的,所以康达公司的公司机制与康仁公司很是雷同。各大部门主管与行政人员,有的是从康仁公司带过来的,有的是市场另行聘用的。看着自己的公司顺利开张,唐向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日子,从此就是一去不复还了,只要自己好好用心经营,这个公司一定能发展起来的。此时的唐向成内心里充满了自信。
因为是自己的公司,所有费用都是自己掏腰包,尽快回笼资金,就成了新生企业的迫切需求了。复制康仁公司的成功之路,也会避免康达公司少走弯路。唐向成此时采取的策略是“一跟二仿三贴近”。即:
一跟:康仁公司的市场策略都是由自己一手制定,所以,康达公司的营销策略都是在康仁公司的基础上有针对性予以改进,看起来更贴近市场。比如,建立省级代理商方面,康仁公司的在全国以省级为单位,设立各大省级区域经理,下辖各市县级代理经销商,康仁公司只能省代负责,省代对市县代负责。现在,康达公司实行的是全国各大区域代理,将全国分为数个大区,如华东区、华北区、华南区、西北区等,实行大区域代理,每一个大区域又下辖数个省代,省代下面是市县级代理,一环跟一环,环环节制,环环相扣。康达公司只对大区域代理负责。这种新的区域划分,减少了公司直接管理的环节,将一些相关省份的管理转嫁到区域代理手中,有利于分散风险,节约管理成本。
二仿:康仁公司能做到现在这个规模,都是唐向成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的结果。现在,康仁公司的一些市场主打临床产品,依然是唐向成时代决定的产品,其市场潜力还有待挖掘。如果康达公司现在重新选择产品操作,会存在一定的市场失败的风险。并且,重新选择产品,其市场定位、渠道铺货、配套支持等方面,以及代理商经销商的选择方面都需要重新谋划,无形中加大了公司运作的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市场上寻找康仁公司现在正在操作的品种,如法炮制,在原来客情关系的基础上,加大广告支持的力度。相信康达公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
三贴近:康仁公司的高盈利产品,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医院运作体系,其市占有率较高,只是因为时间的原因,目前只占据全国部分区域的一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及第三终端仍然是一个空白。康仁公司的张总在唐向成离开后,又聘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来市场操盘,其操作思路下唐向成有很大出入,目前正在做市场战略调整。康达公司如果按原来唐向成的操作手法,在占有一线城市市场的同时,通路向全国二三级市场与第三终端倾斜,相关服务再及时跟进,获利就不存在问题。
各种市场营销策略都制定并顺利实施,各路人马也都下沉业务一线精耕细作。向前看,美好的未来似乎就在向康达公司招手。
一个月过去了,全国市场铺货率达30%,回款额500万;两个月过去了,全国市场铺货率达50%,回款额800万;三个月过去了,全国市场铺货率达60%,回款额不到700万;4个月过去了,全国市场铺货率近70%,回款额不足600万;6个月过去了,全国市场铺货率停滞不前,回款额也低于500万。康达公司在半年之内,几乎倾其所有,回款仍不足以支持公司全国的运营费用,利润率更是免谈。
这下,唐向成一下子懵了,亲赴全国各大区域实地考察。代理经销商牢骚满腹,各区域业务经理消极怠工,基层员工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窜货,冲货,康达公司对代理商的市场支持产品被业务人员以各种名义克扣,或挪作它用,市场费用更是以各种名目冲抵,种种现状,造成康达公司的利润率之低,在同行业来说罕见。
看着痛心疾首的市场现状,与自己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唐向成一时也难以把握其命脉。毕竟自己每天忙于公司一些宏观层面的事情,对于微观的市场操作,没有及时的进行跟进监督。以为大方向找对了,具体的事情让有经验的人员来操作,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了。可事实并非如此。
改革,此时,似乎也只有改革,才能化解企业危机,拯救企业于水火。唐向成也正是想到如此,立即行动,撤掉一些办事不力的大区域经理,更换一些代理经销商,对大批基层业务一线人员进行清洗后另行再聘,等等,将康达公司搅的是风生水起,人人自保。
改革,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但也要付出的更多。康达公司也一样,在改革的两个月时间里,原来开辟的市场逐渐萎缩,市场回款额每况愈下,随着资金链的断裂,康达公司起家时的一些信用债务也陆续出现危机,公司被动局面加大。
唐向成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财务吃紧,人心涣散,康达公司陷入举办维艰的地步。往前走,只有死路一条。
看来,只有宣布倒闭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难堪的局面,唐向成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
问题:
1、唐向成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如果您是创业初期的唐向成,为了增加创业的成功率,会做哪些改进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