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户
我供职于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某事业部,遗憾的是虽然这家银行业务蒸蒸日上,但绩效考核机制流于形式。与大多数大型企业类似,该银行事业部设计了绩效考核机制,并且引入了“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针对于产品、市场等部门,由于未能将业务成果与销售挂钩,难以将考核指标量化,致使针对这些部门的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产品设计与销售脱节,难以进行量化指标设置;
2、市场活动缺乏有效评估机制,对销售的撬动作用难以量化;
3、岗位描述敷衍粗糙,难以明确岗位业务目标;
4、绩效考核未能做到有效与绩效工资、奖金挂钩,核定大部分凭领导印象。
至此,绩效考核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其考核、激励的功能完全丧失。由此就引发了部门内部无法有效地奖勤罚懒,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差别不大,领导的认可程度替代了绩效考核,从而形成了人浮于事,缺乏独立思维,盲目遵从领导意志执行的局面。作为一名部门中层管理者,从根本改变绩效考核体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一些改良都遭到混日子的员工的普遍反对。同时,由于部门没有人事选拔权,同时无法像销售部门一样设置量化的考核指标,进入到这些部门的员工很多是高层领导的各种关系。这些人往往家庭背景深厚,家境富裕殷实,来到这个部门的原因就是因为工作体面,而并不为了谋求加薪晋职或者体现人生价值。剩下的部分有工作欲望的员工在这种环境下也往往变得乐于清闲,为领导意志而工作。久而久之,产品部门缺乏创新,没有人再去精研业务;市场部门随意投放,完全不考虑市场活动效果。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形成一盘死水。但凭借对一线销售员工的有力奖惩,该事业部整体业绩仍旧能够节节攀升,令人惊诧。
在前述情况下,我不禁思索在这样的环境下业务仍有发展,说明市场的接受程度较高,市场敏感度不高,但长此以往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发展势头已经日趋减慢,逐渐被竞争对手赶超。问题在于:
1、在这样的形势下,是否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去影响和改变考核机制;
2、如果短期内无法改变考核机制,还能如何去影响和激励员工,提升士气,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3、如何避免消极工作员工对于健全考核机制的抵触与阻碍;
4、绩效考核是否是形成激励的最佳途径;
5、对于员工激励中层管理者是否需要自己进行资金投入。
如同带着枷锁跳舞的大象,在不能彻底摆脱桎梏的情况下,寻求有效地解决方案是具有很大难度的,但我相信这也是体现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的绝佳机会,同时市场也不允许长此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