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16年09月12日 08:40
楼主
【与经理的招商策略分歧如何刹住离职风潮?】

昨天部门又有工程师提出要辞职,五月份已经是第三个了, 年初发完年终奖到现在每个月都有2、3个离职,已经有近10位离职了(已接近30%离职率)。望着项目紧张的排期表, 这对于作为某产品研发部门经理的A,一筹莫展。

 

公司背景介绍:

公司是高科技的民营企业,重视研发投入,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已到百亿规模,成为国内的行业龙头。作为跟随者,在中低端市场基本把国外的几个竞争对手打的无还手之力;但近几年在持续进攻高端市场的时候,因为渠道及产品定位等原因,几个高端产品销售都达不到预期,但随着国内本土的竞争对手受资本市场青睐,3、4家都已接连在国内上市,在国内打价格战,使得公司出现了攻城受阻,根据地又被袭扰的夹心位置,近几年发展增速放缓。

 

团队背景介绍:

公司其中一个研发团队,近300工程师由一个技术副总带领,底下是A以及几个不同专业的研发部门组成,层级分别是副总、部门经理、技术经理、员工。技术经理相当于基层干部,部门经理负责人事和薪资奖金调整。这个团队这也是由技术副总近15年建立起来的,在该领域战斗力和贡献都很强的队伍,开发的项目曾经分别拿过国家科技二等、省一等奖,氛围比较严谨。中层干部和核心骨干都是当初一起打天下的。

 

部门构成:

A部门员工构成,几个技术经理都是精炼的老将,2个十年以上社招的,3个是自己培养的校招研究生,分别是10年、7年、6年工作经验; 员工里, 校招和社招各占50%, 校招的都是各名校研究生,社招的都是行业里有设计开发经验的老手,出活快,效率高,但复杂的分析和研究性工作不擅长。

 

面临局面:

今年这个团队都有不同程度的离职,A部门和另一个部门都出现了30%左右的离职,离职原因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1)内部, 员工感觉上升平台有限。副总及部门经理这一层级,除部门经理A是因为急需的特殊专业领域人才被专门引进外,其他部门经理都是10年前以研究生招生进来公司自己培养的,近6年来都没有部门经理人员调整,一直很稳定。技术经理这一层,也都是名校研究生6年以上自己培养的,因此这个队形一直很稳定。但是工程师,不管是近几年招的研究生毕业生,还是外部社会招聘的工程师,都感觉到上升无望;虽然公司也在推行职业发展双通道,管理线和专业线发展,但是公司的实际氛围,管理线和专业线还是无法对等起来。

(2)外部,竞争对手挖角严重。随着国内其他的竞争对手受资本市场青睐,3、4家都已接连在国内上市,在国内打价格战,并以高职衔、股权、福利等来公司挖人。公司因重视研发投入和毕业生培养,已成为行业的黄埔军校。今年离职的工程师里,校招的有2名到其他小公司直接任研发总监(毕业6、7年的研究生),有几名薪水到了竞争对手直接翻倍,而且许愿未来上市的股票;社招的一看人员流失大,负担重,而且上升基本无望(因为基层干部往上都是校招生培养的,社招生基本没有机会),也开始动摇,找到薪水稍微高些的工作,也走了。

(3)目前公司的激励政策,对中层比较有利,比较丰厚的股权激励,加上以前拿过国家省级大奖等原因,还在享受一些政府的补贴,因此都比较舒服, 都非常稳定。普通员工每年有加薪、年终奖、项目奖等, 核心员工有长期激励,比如项目奖或股票等。 从薪资福利水平上属于行业内中上水平,但同时工作压力也比较大。

 

一筹莫展 :

针对刹不住的离职潮,A作为部门经理,也是一筹莫展,虽然说队形还在(上面的要求和政策都是保队形),几个骨干员工都还在拼命干活,但是培养的种子选手(校招毕业生)已经流失的差不多了,校招的员工也熬不住不断在撤退。不知道如何才能保证项目的交付了……常规的招也都使了,内部培训、团队建设、员工福利能用的都用上了;但是毕业生想要的职称给不了,股票级别不够也给不了,竞争对手大幅度的加薪也给不了,人越来越少,人均的活越来越多,真担心累积到一定程度,队形都保不住了。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16年09月12日 32:54
1#
回复:与经理的招商策略分歧如何刹住离职风潮?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企业战略,缓解离职压力,要从企业发展战略上着手,同时结合员工职业规划,完善员工晋升通道以及激励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