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rgalss
在工作中,如何激发下属的潜力,并且激发下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
我是一位比较敬业的老板,对于任务和目标比较有责任感,希望能完成并且超越目标。举个例子,我希望我的绩效考评永远是Excellent,但是未必下属也是这么希望的,合格的下属可能多数都是希望是达标即可。
面对这样的事情,在90后的员工(也可能是88、89后,工作经验为0-2年的员工)身上尤为突出。
前一段时间,在公司实习了近一年的一个大学应届生由于表现不错,我为她争取了留下来的HC,对于这位独在异乡的年轻人,我比较推心置腹地跟她分享了职业发展,也帮她规划了她的职业发展,她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会着重培养她,并且给到她很多机会去学习和锻炼,甚至给到她一些独挡一面,独自承担一些相对复杂的工作的机会:第一,我希望她能快速成长,更多的帮助到我们部门;第二,我也希望给她一个发展的机会,使她能够尽快成熟;这可能也是我在新人时特别希望的机会。
然而,事情并不像我想想的那么顺利,比如,当压力大的时候,她会不知如何去排解,情绪很容易激动;当工作任务重,偶尔需要加班时,她可能会希望跟男朋友约会或不能放弃一场很难搞到票的话剧;当她出现问题,给她建议去解决时,她可能会很紧张,全盘否定自己或者又完全自我的听不进去建议;当我对她设定指标,希望她能够达到优秀时,她会直接觉得为什么不是达标即可,做到平均水平就好。
面对这种拒绝加班,拒绝压力,拒绝任务,拒绝挑战的心理,我产生了疑惑,是我的问题,还是他们的问题。
当我遇到挫折时,我开始反思,是否我的工作理念与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已经不一样了,是否他们更多的是需要自主的发展,而不是别人给铺好的路,是否是他们更多要追求生活的价值而非工作的成就。
价值观有冲突时如何激励我的下属,是我遇到的管理困境。
对于90后管理问题,目前也是管理上的一个热门话题,经常会有很多朋友,同行间互相沟通,也有很多咨询公司进行一些调查及报告分析,对于这些职场新势力,如何发挥他们更大的价值,如何能够有效激励他们,如何能够聆听他们的真实心声,这些是我们真正需要去适应和思考的。
目前,我有一些个人体会:
1、 打造轻松、灵活、信任的工作氛围,经常组织同事间的团队建设活动,积极聆听他们的心声和想法,学会或理解90后的沟通方式。
比如关心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可能是周末热衷于玩Cosplay拍照,热衷于桌游、网游等,关心他们的话题,建立一个信任的沟通氛围,避免树立出沟通的屏障和隔阂。
2、 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并激发他们的参与性和进取心。
90后通常学习能力较强,接受新事物快并且善于有新点子、新思路,对于我们墨守成规的东西有一些抵触或者是挑战,那么这些挑战有时恰恰能够带来新的思路和想法,带来积极的尝试。
因此,多给他们这样的任务,并且全权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始至终可以监控但是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3、 当建立信任并激发潜力和责任后,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树立起对职业追求的目标和信仰,树立起明天的观点。
90后更多会关注今天,享受今天,活在今天,缺少对明天的规划和关注,“如果今天可以让我更舒服,我不在乎明天舒服与否”。
因此90后的员工或者88、89年左右的80后,通常很容易跳槽,不断寻找更“好”的机会,挣更高的工资,拿更好的Title。但是,对于今后的方向和未来,并没有很好的打算。
因此,真正对自己负责的员工,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前景,强调积累和学习。
是否能够树立起他们的职业规划目标就很重要。当然,这点我也不是有很好的思路,只能说要继续体验和的尝试了。
根据马斯洛1957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动机起源于七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 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不同的需要往往同时并存,在不同时期一个人会有一种起最大刺激作用的优势需要,一般较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较高层次的优 势需要才会出现,所以当某一层次的优势需要基本满足后,激励的作用难以保持,需要转向更高层次的优势需要。因此,企业需要了解90后大学生不同时期的优势需要,才能增强激励的效果。